不管你去哪里,每个国家,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一些社交方式。今天想和大家来聊聊关于新加坡的一二三事!
一、新加坡概况
在马来语里,“新加”的意思是“狮子”,“坡”的意思是“城市”,所以新加坡又有“狮城”之城。目前,新加坡全国总人口有360.8万人口,有208个民族组成。除中国外,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。其中华人占比77.2%,马来人占比14.1%,印度人占比7.4%,其他民族占比1.3%。
新加坡的主要宗教信仰是伊斯兰教,其他宗教有佛教、印度教和基督教。新加坡的国语是马来语,官方语言是马来语、英语、话语、泰米尔语,行政用语是英语。
新加坡土地面积仅五百余平方公里,以符合都市规划的方式将全国划分为五个社区(行政区),中区社区(人口120万),东北社区(人口130万),西北社区(人口83万),东南社区(人口84万),西南社区(人口83万),由相应的社区发展理事会(简称社理会)管理,其首长原为新加坡国会议员兼任之主席,2002年起首长改制为专职称市长,市长级别相当于部长。在新加坡,市长指的就是社区发展理事会的最高行政首长。
新加坡地处热带,长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,为赤道多雨气候,长夏无冬,气温年温差和日温差小,年平均温度在24摄氏度至34摄氏度之间:最冷月为1月,受来自中国的东北季风影响,加上低压带的南移,较干燥的东北风会令新加坡的平均低温徘徊在摄氏23至24度左右。在此期间,新加坡的天气也会比较好;而到了4月至5月这段期间, 在低压带的北移和东亚大陆高压带的减弱的影响下,气温会有轻微回升,而且雨量也会增多,湿度较高,每日平均相对湿度早上为79%,下午为73%。降雨充足,也常有雷暴,年均降雨量在2,400毫米左右,每年11月到1月为雨季,受较潮湿的季风影响,雨水较多。
新加坡是世界人口密度第三高的国家或地区,仅次于澳门和摩纳哥。
根据新加坡政府2011年统计数据,目前新加坡常住人口已达518万人,其中325万人(63%)属于本国公民,其他则属永久居民或外籍劳工,有23%本国公民在新加坡以外地区出生,永久居民约有50万人。
新加坡人口年龄中位数为37岁,每户平均人口为3.5人,由于土地不足,约五分之四的新加坡人居住于一般称为组屋的公共房屋(政府部分资助购买的廉价质房屋)。至2010年,已有四分之三的人口居住于4房或以上的组屋或私有住宅,住宅自给率则达87.2%。移动电话普及率则高达每千人拥有1,400支移动电话,约十分之一的居民拥有汽车
新加坡总和生育率一直处于低水平,于2012年估计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为0.78名婴儿,小于人口置换的2.1;为了解决此项问题,新加坡政府在过去数十年鼓励外国人民移居新加坡,而大量移民也使新加坡人口并未减少。
新加坡为世界上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,过去十年间失业率未曾超过4%,失业率于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达到高峰,失业率为3%,至2011年降回1.9%。
新加坡官方使用与中国一致的简体汉字。
但在1969年至1979年间曾短暂拥有自己的汉字简化标准,民间以简体字为主但偶尔也会出现繁体字与简体字混用的现象。新加坡的官方文字为英文,因此公函、商务往来和其他经济业务性质的书信通常以英语为主。
1965年独立后,新加坡经济迅速成长,使之逐渐发展成为新兴的发达国家,并因此被誉为“亚洲四小龙”之一。在重工业方面,主要包括了区内最大的炼油中心、化工、造船、电子和机械等,拥有著名的裕廊工业区。国际贸易和金融业在机场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,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。此外,新加坡也是亚洲的区域教育枢纽,每年吸引不少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等地的留学生前来升学,为国家带来丰厚的外汇和吸纳许多人才。旅游业也在总体经济结构中占重要比例,游客主要来自日本、中国、欧美地区和东南亚其他国家。
早期的新加坡是个众多跨国公司在东南亚投资的首选地,得益于新加坡稳定的政局、廉洁高效的政府以及较低的成本。但是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,以及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工商发展,新加坡的这些优势逐渐丧失,许多工业、制造业纷纷外迁。然而受限于自身环境,易受全球经济萧条影响,尤其2003年肇于SARS因素,新加坡当年GDP负增长率达2.2%,迫使政府开始考虑其他的发展政策。新加坡政府长期鼓励私人创业,以及依靠中国的崛起调整经济结构,鼓励企业到新兴工业国家拓展投资,但还未见成效。
新加坡本岛的公路完善,拥有10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岛。此外公共交通同样发达,以地铁、公共汽车与出租车为主。目前开通了5条地铁线路,另有一条正在建造中;公共汽车路线上百条,由两家公交公司经营,分别为新捷运及SMRT地铁有限公司。
新加坡很重视教育,教育部是仅次于国防部的第二大财政开支部门,新加坡奉行精英教育,教育制度类似英国式制度,除了各语文类科外,均以英语为媒介语言。一般修读完十到十一年的中小学后能选择到初级学院、高中或理工学院就读,前两者半数以上能升上国内大学。新加坡有五所理工学院与三所大专学府,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都是亚洲颇具盛名的学府。由于采用英国式教育系统,因此不少学生亦选择前往英国或澳大利亚升学,学校亦能直接协助同学以UCAS系统申请英国院校。
由于新加坡的战略位置,新加坡菜反映出新加坡文化起源于马来西亚的种族多样性,为百年文化互动而成的产物。
食物主要受到当地马来人的影响,加上来自中国、印尼、印度、土生华人、和自十九世纪英国所带来的西方(特别是英语和一些葡萄牙语影响的欧亚,被称为基斯)的移民传统。而在当地的饮食文化也同样存在于其他领域,如:斯里兰卡、泰国、菲律宾、和中东地区的影响。
新加坡小贩摊档中,例如:具有中国华裔背景的厨师受到由印度文化的影响,可能会尝试多样化的调味品及配料,如罗望子,姜黄,和酥油;而印度厨师则可能也能 提供炒面等菜,但有些印度裔厨师不提供猪肉与牛肉类。随着来自各种不同国家的影响,它足以显示全球化的现象,进一步影响新加坡的料理。
二、社交礼仪
服饰礼仪
在国家庆典和其他一些隆重的场合,新加坡人经常穿着自己的国服,新加坡人的国服是一种以胡姬花作为图案的服装。
在政务活动和商务交往中,新加坡人的着装讲究郑重其事,男子一般要穿白色长袖衬衫和深色西裤,并且打上领带;女子则是穿着套装或者深色长裙。在对外交往中,新加坡人大多按照国际惯例要穿深色的西装或者套裙,并且要穿皮鞋。
在诸多公共场所,穿着过分随便,例如穿牛仔裤、运动装、沙滩装、低胸装、露背装、露脐装,往往会被禁止入内。
在日常生活中,不同民族的新加坡人打扮的往往具有其民族特色。华人日常着装多为长衫、长裤、连衣裙或者旗袍,马来人最爱穿“巴汝”、沙笼,锡克人则是男子缠头、女子身披纱丽。
餐饮礼仪
由于新加坡多为华人,而新加坡华人绝大多数又祖籍为广东、福建、海南和上海等地方,因此他们在饮食习惯上与中国人可以说大同小异,中餐通常是他们的最佳选择。
新加坡华人因为籍贯方面的缘故,口味上喜欢清淡、偏爱甜味、讲究营养。他们平日爱吃米饭和各种生猛海鲜,对于面食不太喜欢。粤菜、闽菜、上海菜都很受他们的欢迎。海南鸡饭、肉骨茶等,都是他们日常饮食的代表者。
而马来人忌食猪肉、狗肉、自死之物和动物的血,不吃贝壳类动物,并且不饮酒;印度人则绝对不吃牛肉。
在用餐时,不论是马来人还印度人都不会使用刀叉、筷子,而习惯用右手直接抓取食物。但是热门绝对忌用左手取用食物,而且对于其他人的这种做法,他们也绝对难于容忍。
仪态礼仪
新加坡人举止文明,处处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。他们坐着时,端正规矩,不将双脚分开,如果交叉双脚,只是把一只腿的膝盖直接叠在另一只腿的膝盖上。他们站立时,体态端正,而不把双手放在臀部,因为那是发怒的表现。
商务礼仪
到新加坡从事商务活动的最佳月份是3月到10月,以避开圣诞节及华人的新年。当地工商界人士多讲英语,见面时要交换名片,名片可以用英文印刷。在会谈中尽 可能不要吸烟。新加坡人不喜欢挥霍浪费,宴请对方不要过于讲排场,尤其是在商务活动中,答谢宴会不宜超过主人宴请的水平,以免对方产生其它想法。
旅游礼仪
新加坡公共交通事业较为发达,在旅游期间坐公车十分方便,每个车站都标有明显记号。新加坡是个多民族的国家,商店的分布也有民族特点。如东部地区有个“马来市场”,主要出售马来服装食品。新加坡政府极力阻止付小费,即便是对服务员的额外服务付小费,对方也有可能拒收。
另外新加坡人还有一点很特别,就是对“恭喜发财”这句祝颂词十分反感,他们认为这句话有教唆别人去发不义之财、损人利己的意思。另外,在新加坡人们是不准嚼口香糖的。
这些是新加坡方方面面的概述,欢迎来留言讨论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