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全国两会(即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)于2025年3月5日在北京开幕,围绕经济、民生、科技创新、绿色转型等核心议题展开讨论。以下是两会的主要内容总结:
- 经济增长目标
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(GDP)增长预期目标为5%左右,强调通过财政政策提高赤字率、扩大超长期国债和专项债规模,同时保持货币政策适度宽松,以应对需求不足、企业经营困难等挑战8。 - 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与“十五五”布局
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,会议聚焦如何总结过去五年经验、破解发展难题,并为“十五五”规划奠定基础,尤其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、推动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提出规划278。 - 扩大内需与消费升级
报告将扩大内需列为重点工作,通过提高居民基础养老金、医保补助标准等措施增强民生保障,激发消费潜力,形成“稳就业—增收入—促消费”的良性循环68。
- 教育领域
- 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,扩大高中学位供给,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6。
- 实施重点行业就业支持计划,针对高校毕业生(预计超1200万人)拓宽就业创业渠道6。
- 医疗与养老
- 提高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至700元,优化药品集采政策,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,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6。
- 扩大普惠养老服务,支持社区居家养老,缓解家庭养老压力6。
- 住房与安居工程
- 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,建设“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”的住房,强化民生保障6。
- 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
-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,推动降碳减污协同增效,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。
-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:强化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政策支持(如“全链条补贴”制度)、推广江河湖库清淤淤泥资源化利用技术,并试点于桥水库淤泥修复矿山等创新实践。
- 绿色经济国际合作
- 天津将借助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展示绿色发展成果,推动与成员国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合作。
- 人工智能与产业革命
报告强调“人工智能+”战略,将其视为全球第三次信息革命的核心驱动力,要求通过技术创新赋能传统产业,提升国际竞争力78。 -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
2024年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超1.8亿户,两会提出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,推动技术升级与产业协同,探索绿色信贷等新型商业模式24。
- 会议进程:3月5日人大开幕会召开,3月10日议程持续进行,新闻中心启用后吸引3000余名中外记者参与报道15。
- 代表委员动态:霍启刚、雷军、姚明等代表接受采访或参与讨论;政协委员围绕绿色发展、循环经济等提交提案14。
2025年两会聚焦经济转型升级、民生福祉提升、科技创新突破与绿色可持续发展,既回应了当前社会关切的就业、教育、医疗等问题,也为中长期发展锚定方向。未来政策落实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,增强人民获得感与经济发展韧性68。